张杰:有爱,蜗牛也能飞翔

发布时间:2019-05-16

本期人物:张杰(女)、汉族

社会职务:中共党员、中国侨联“十代会”代表、省侨联常委、七台河市人大代表

获得荣誉:1989年入选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分别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1993年的短道速滑世锦赛中打破世界记录。在从事短道速滑运动的十七年里,共获得奖牌数200多枚。2011-2014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优秀教练员、2017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个人)、2016年度七台河市劳动模范、2018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集体、国家短道速滑训练基地七台河市教练员团队)、2017年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人物履历:1980年进入七台河少体校速滑队进行速度滑冰训练。1989年入选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分别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1993年的短道速滑世锦赛中打破世界记录。在从事短道速滑运动的十七年里,共获得奖牌数200多枚。1995年转业,进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学习。大学四年,先后获得优秀党员、优秀团干部等称号,多次获得奖学金。1999年赴日本学习。考取《调理士》、《高龄者介护》、《智力障碍者介护》的资格证。2011年学成归国。2014年9月,在家乡组建七台河市特奥短道速滑队,担任公益教练员。2014-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特奥短道速滑公益教练员2017-七台河职业学院张杰冰上运动学院院长2018-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主教练

    张杰,女,日本归侨,是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特奥短道速滑队的发起人之一和公益教练。出生于七台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8岁入选市少年体校速滑队,13岁获得全国少年速滑比赛单项、全能五枚金牌。19895月,从七台河队直接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1991年和1993年,先后获得第15届、16届世界大学生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成为家乡七台河第一个世界级体育竞技首枚金牌获得者。

1995年,伤病的折磨使张杰不得不退出心爱的冰场,进入到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学习,并成为法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位学生身份的党支部书记。大学毕业后,张杰去了日本学习运动康复技术。经过几年对残障人员运动康复和营养保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张杰对通过单一运动项目训练刺激残障人士运动康复、减轻家庭负担进行了深入研究。张杰就想,能不能把自己的冰上技能和在海外学到的残障人士康复保健知识结合起来,让家乡的残障孩子们身上也能走上速滑训练场,在冰上的飞翔中康复呢?

20145月,在爱人董延海(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杨扬的启蒙教练,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特色学校总教练)的鼓励和支持下,张杰带着智障者介护、调理师等三个资格证书回到家乡七台河,和爱人董延海一起走进了市特殊教育学校,时至今日,张杰仍然无法忘记白兆祥校长质朴的话语:“那可太好了,只要能让这些残障孩子平等地和健全人同去享受运动的快乐,让我们做什么都行啊!”这句话是对张杰十年思乡和学习的最好回报。张杰很欣慰也很感动,但她也隐隐地感到校领导和家长们不仅担心着孩子们的运动安全和健康管理,还担心她这个公益教练会不会是走秀,用不了几天把孩子们扔下走人了。对此,张杰不仅作出了明确的承诺,也决心用行动做出答案。

张杰从140多名残障学生中,选拔出有行走能力的听觉障碍孩子5人,唐氏综合征孩子4人,自闭症儿童1人,精神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孩子16人,首批26名孩子。26个残障孩子,26种模样。自闭症的不与人对视,智障的听不懂话,多动症的没一刻消停。第一堂陆地训练课,张杰满怀激情,亲热地和孩子们打着招呼,可是26个孩子,有呆呆萌萌地看着她的,有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的,有不知所措的,也有哭的、有笑的,有流着鼻涕的,有的小脸儿脏得像个小花猫的……张杰孤零零站在中间,一时手足无措。张杰知道,此刻的艰难困苦要远远大于当年她对金牌挑战。

最初几个月的陆地训练课上,张杰边做示范动作边照顾孩子们:自闭症的小一,训练时总是自言自语,每次她都把他搂过来示意他安静,他挣开张杰,又说又跳,兴奋的根本停不下来;小一还没安抚好,那边多动症的孩子又不知去向,当张杰好不容易领着从操场的角落里找回的孩子时,又发现被别人碰了一下的小豆包在那里哭,张杰就把她搂在怀里进行教学。最开始的训练课用鸡飞狗跳来容易一点也不过分。孩子们听不懂话和指令,张杰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拉过来,手把手教,哪怕只会重复一句“穿鞋”“背手”“伸脚”,她也会把大拇指送给他,笑着和孩子们度过每一分一秒,让孩子感受到教练的关注,在兴奋中不断地重复语言和动作,这也最终成为她一贯的手势。就这样,张杰在艰难中按照“运动、快乐、自信、康复”展开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计划和课程。

说实在的,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家长只是姑且一试,甚至有些家长抱着质疑的态度。对于孩子们能不能学会滑冰,他们并没有信心。要知道,这些孩子最开始连一句简单的话都听不懂,更别说是速滑专业术语,单只是教会孩子们系冰刀鞋带,这个对于常人来说最简单不过的事,张杰就用了3个月。第一次上冰时孩子或趴着,或躺着,或跪着,或呆立,哭泣声、叫嚷声此起彼伏的惨状她至今记忆犹新。

在开始速滑训练的一年多里,孩子们完全听不懂指令,训练术语不得不换成方言土话,“滑弯道”变成“该拐弯了”,“臀部”成了“小屁股”。一句话说了几十遍也得不到回应,一个动作演示上千遍也毫无效果,一大半的孩子都是爬着上冰。每天早上张杰五六点出门,晚上九十点才回家。把所有的家务和即将中考的女儿,都甩给了同是速滑教练的丈夫董延海,把时间都用在了研究技能提高和心智康复训练上。尽管每天到家训练的精疲力竭,但不管多晚,张杰都坚持写训练、康复日记,2000多篇,约60多万字的康复日记、训练计划和总结。每天记录着孩子的变化和成长,记录着了她对这些常人眼中慢似蜗牛的孩子们满满的爱,也为她下一步训练指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残障孩子们喜欢新奇的事物。为提高他们的兴奋点,每堂训练课前,张杰都精心把自己妆扮成孩子喜欢的卡通模样——小熊猫,小白兔,与他们玩耍;每次都要做一些好吃的,带一些好玩的,逐渐的,他们爱上了“她这只老白兔妈妈”,张杰也给她的兔宝宝们都起了爱称,比如糖糖,萌萌哒,小豆包,小战车、韩宝贝,阿民哥哥等等。孩子们快乐起来了,互相叫喊着,即便有的发音不准或是不会说话,听不到,但都知道自己的小名是那么可爱,都美的不得了,孩子们开始有了存在感,也爱上了她这个教练妈妈。但张杰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生存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对此她设计了队歌《小雨沙沙》,有了队伍的口号“我尝试,我努力,我最棒!”。现在唱队歌和喊口号是她们每一次训练课的必备环节。

每次去训练场路上的时间张杰也没有浪费,一边跟孩子们聊着今天吃什么啦、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今天画什么啦等等,一边把路边的花草编成小故事讲给他们,教他们看到乞丐要帮助,看到垃圾要捡拾。训练中,如何摆放衣物包裹,如何与场馆工作人员打招呼,如何和小伙伴儿相处建立友谊,如何爱父母师长等等。

一年半后,孩子们终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跨越,萌萌哒刚进队时用脚尖走路,大宝用脚背滑冰,韩宝贝用单腿蹬冰,现在他们不但滑行自如,就连自理和沟通能力也接近正常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这让早已陷入绝望的家长们欣喜不已。自闭症队员小一,很长时间里只能在他自己的世界不紧不慢地滑,怎么也不听指令,这怎么能比赛。张杰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小一,你听教练妈妈的话好不好,你看妈妈嗓子都喊哑了,妈妈舍不得让你离开队伍呀……”,这时,楞楞的小一突然过来紧紧地抱住了张杰,扬起小脸热切的央求道:“教练妈妈不哭,不哭……”张杰当时泪如雨下,因为她知道,这是小一生平送给别人的第一个拥抱!

张杰带领她的队伍用两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内其它省市特奥队5年甚至10年才能走完的路。20165月,唐春雷、聂双月、高萌被选拔上参加世界特奥会。选拔赛回来,张杰要考虑,如何把他们最好的竞技状态和技能水平调整到世界特奥会期间。她给他们三人制定了单独的训练计划、心理辅导和个别营养辅助方案。但临近比赛,三个孩子还是接连出现状况:大唐冰上训练,每训必摔,出现了眩晕,恐惧,紧张情绪;从来不关心外界事物的萌萌哒,赛前突然出现头痛、食欲下降、爱哭的情况。这本应该是正常人临赛的反应,反应在智障的孩子身上说明康复有了显著的效果,但却会严重影响比赛成绩。最终她想到了模拟比赛,用这样的方式让大唐逐渐适应,张杰开始用发令枪训练,在起跑线上用英语发令,模拟国际大赛各个场景。带孩子们看世界大赛录像,教孩子们如何实现超越,处在什么情况什么位置,该如何去把控场上局面,给孩子们画图讲解竞赛规则等。

2017321日。在万人鼎沸的奥地利格拉茨短道速滑111米决赛现场,来自中国七台河的15岁女孩高萌,张杰的萌萌哒站在赛道上,她似乎只听见张杰这个教练妈妈声嘶力竭地呼喊——稳住、好、再稳一点、冲刺!高萌如一道闪电,以20982的成绩勇夺本届特奥会中国首金。1000多天的苦练拼搏,千万次地重复,只为掌握一个动作……张杰搂着萌萌哒,泪水狂涌,萌萌哒却异常冷静,一直在给张杰擦着眼泪,还轻轻的拍着张杰,安慰她说:“教练妈妈不哭,哭不好。萌萌哒冠军。萌萌哒冠军”。

随后,唐春雷夺得500米和333米两块金牌;聂双月在女子333米中勇夺金牌。我们中国七台河的三个运动员首次夺得了42银的好成绩!蜗牛终于飞起来了!

回到家乡,七台河市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慰问了她和孩子们,让张杰感受到了政府和家乡人民的亲情和温暖。多个部门、企业纷纷来慰问帮助孩子们,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市侨联也积极组织侨联委员对特奥队员们进行了慰问,奉献了爱心,并向全市归侨侨眷发出向张杰同志学习的倡议书。

2019年,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第十五届夏季特奥会上再次传来捷报,轮滑队获得312铜的好成绩,小队员们再次证明了自己!

如今,在忙于孩子的训练与康复的同时,张杰也不停的东奔西忙,跑一些适合这些残障孩子未来生存出路的项目。目前,已经在民艺布老虎制作、香皂等制作、鞋垫拖鞋加工等项目看到了让孩子们回归社会,独立生活的希望。

台湾作家张文亮在《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一文中写到,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每个残障的儿童都是一个天使,只是他们来时不小心折断了翅膀,但张杰相信,只要有爱,无私而坚持不懈地的爱,蜗牛也能飞翔!